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 > 第14章 民意汹涌!

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 第14章 民意汹涌!

作者:韩立大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7 10:45:36 来源:泡书吧

而且,为了起到最佳的宣传效果,陈立勋的每一句话,都由外面的数十名大汉,复述一遍。

奉天殿内的每一句对话,外面的百姓们都能听个真切。

这使得聚集在天坛周遭的所有百姓们,都可以亲耳聆听到他的这番理论。

“上古之时,昊天上帝领天兵十万, 在辽东镇压十万妖魔,封印于辽东之地,万历朝鲜之役时,倭酋丰臣秀吉暗遣术士,前赴辽东,释放了这十万妖魔,如此, 才有了辽东之患,才有了建虏崛起。”

“当下被吴三桂开山海关,放入关内的这十万清妖,便是为祸人间的妖魔,如此观之,他吴三桂便是天下的大罪人。”

“十万清妖,入关之后,岂会轻易走掉?”

“他们定要,惑乱华夏,荼毒神州,这便是天倾之始,这场灾难,倘若应付不妥,神州要沦丧三百年之久,天下亿万子民,也要死难亿万不止。”

“正因为如此,父神才会派本尊下凡,拯救世人,彻底镇压掉这十万妖魔!”

一时间,当陈立勋的一番高论说完后,天坛的广场上面,和大享殿的殿内,瞬间,呈现出来了一派,截然不同的场面。

大享殿外的百姓们,就是群小老百姓,一听这话,不免的有些慌,是半信半疑。

一个个纷纷议论起了真假。

而大享殿内,新任的大明天子朱慈烺,则根本不信这套说辞。

李建泰,骆养性,等一票的官员,也是不信这套说辞。

吴三桂当汉奸,他们倒是觉得有可能。

但是,什么妖魔,上帝了,纯粹是怪力乱神,不可信也。

只听李建泰道。

“这位陈总兵,平西伯可是借的东虏大兵,借师助剿,岂会当了汉奸?至于什么妖魔之说,恐怕有些……”

“怎么,李大人不信?”

闻听此言,陈立勋不由的笑了。

“借师助剿之说,只是清妖假托之名而已。”

“至于吴三桂是否当了汉奸?”

“关宁军早已经在山海关剃发降清了,现如今的吴三桂,就是不想当汉奸,他也必须得当汉奸了。”

陈立勋说着,周遭众人一派哗然,朱慈烺更是有些慌了。

“上仙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吴三桂麾下关宁军,数十万军眷悉数被拘在山海关为清妖人质,如此境况之下,关宁军又岂能不为清妖所制?”

“吴三桂不想当这个汉奸,也得当这个汉奸。”

“本仙尊已经算过了,他吴三桂就是条汉奸命,这是他的命数,是改不了的!”

好吧,吴三桂还真就是汉奸命,在崇祯十七年这个时间节点上,随着大明政权在北方的全面崩盘,吴三桂就只能够当汉奸了。

尤其是当下,山海关,一片石之战已经结束,关宁军的老巢,辽西山海关一带,已经被清兵控制,关宁军的家眷,落入了清兵手上。

吴三桂不想当汉奸,但他手下的关宁军,也得当汉奸。

而作为一个军阀,吴三桂又岂会舍得弃掉麾下的兵马,去当一个大明孤忠?

所以,他现在就是一条汉奸命。

改不了的!

“这,这……”

一时间,朱慈烺不由的色变,而陈立勋的这番话,也让在场的众臣色变。

大明朝,似乎保不住了!

诚如陈立勋所言,吴三桂当汉奸,似乎真的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是改不了的!

李建泰身为阁臣,也是带过兵的,稍一琢磨便知道这一切是事实,他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他又要当三臣了啊!

清妖什么的他才不信呢。

他现在在思考,要不要去当这个三臣呢?

骆养性等人,也大抵抱着如此想法。

大享殿内,才登上皇帝之位,就发现自己接手的乃是一个烂摊子,马上就要被清妖赶下皇位,甚至丢了性命的朱慈烺,也慌了神。

“上仙,如此说来,可当如何是好?”

好吧,妖魔之说他是不信,但清兵的威胁,他却是能够感受的到的。

刚在大顺军中,死里逃生一回的他,可不想再落入清兵之手。

“陛下勿忧,有上仙在此,何愁退不了清妖?”

诸葛大道一脸淡定,摇晃着羽扇,朝朱慈烺道。

“清妖妖头多尔衮,五月初二,便会由东而来,时间不多了啊。”

陈立勋则是感慨说道。

“这么快?”

朱慈烺大骇,而在场的官员们则是心说。

看来这个三臣,是非当不可了。

这么短的时间,逃跑估计都不来及喽。

“是挺快的。”

陈立勋点了点头,然后做掐指计算状。

“刚刚我算了算,多尔衮此时大抵已经得知了,李自成退走京师之事。”

“如今,恐怕正分兵追击,然后自己则率劲旅精卒,直扑京师而来。”

“若想要退清妖,恐怕不易啊。”

“陛下,如今应当速速南迁。”

陈立勋的话音落下,殿内,一个大臣,当即站将出来,高呼起来。

朱慈烺一看到发声大臣,当即眼睛一亮,此人名叫李明睿,早在正月时便提议南迁,可崇祯犹豫不决,未能下决断, 后来他又劝说崇祯让太子南迁,可惜这事还没进行下去。

就被陈演,光时亨这俩奸臣给搅合了。

如今,李明睿的话音落下,朱慈烺也顾不得太多了,当即击掌赞叹。

“李卿所言,朕深以为然。”

“陛下,如今确实是宜当南行。”

旁边的李建泰也觉得这是个法子,大明朝毕竟江南半壁,似乎真的可以偏安一隅。

嘉定伯周奎也附和了起来。

“对对对,陛下,我大明南都尚有一家,可去江南快活。”

“皇上,您南迁了,我们怎么办啊?”

朱慈烺的话音刚落,京城外面,便响彻起来了一阵阵的呼喊声。

这是天坛外面的京城百姓们在嚷嚷。

原来,此时大享殿内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外面的数十个大汉,齐声喊上一遍,让外面的围观群众们听见。

他们当然不会这么配合了,但奈何这里面有穆仁智领着几个机智的堡民在里面当托,有人领头,这自然也就喊了起来。

而此时天坛外面聚集百姓们,可是越来越多了,足有两三万人了。

这些人的声音,可就是代表民意了。

不要觉得封建王朝,就不需民意了,这可是京城首善之地的小老百姓,他们的声音,在此时,也是相当重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