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睿端坐在曙光大陆那科技感爆棚的实验室里,柔和而明亮的灯光均匀地洒落在实验台上。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翻动着手中的数据报告,逐行扫视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
每一个数字都像是跳动的音符,在他的脑海中奏响一曲胜利的乐章。
看着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难以察觉却又满含得意的满意笑容。
他回想起给美联国制造的那场 “外星危机”,那简直堪称一场精妙绝伦的布局。
就如同在平静如镜的湖面投入一颗圆润的石子,起初只是激起一圈微小的涟漪,
可转瞬之间,涟漪便迅速扩散开来,搅得美联国上下人心惶惶。
此刻,想必他们正陷入极度的紧张与不安之中,各种部门紧急运转,
专家们聚在一起激烈地讨论、分析,
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猜测这神秘 “外星危机” 的背后真相,不断在脑海中脑补出各种惊悚又离奇的画面。
就让他们在那自顾自地紧张猜测、肆意脑补去吧,苏睿在心里默默想着。
这一场精心策划的行动,也算是给他们的一个小小教训,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随意挑衅可不是没有后果的。
经此一遭,他们必然会被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搞得焦头烂额,
暂时无暇再对龙国进行那些无端的挑衅与骚扰,龙国也能借此机会获得一段相对安宁的发展时期。
此时,龙国的航母计划正按照严谨且科学的规划稳步推进。
在多个顶尖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不懈努力下,从航母的动力系统研发,
到舰载机适配技术,再到航母内部复杂的电子设备集成等各项技术难题,都被逐一攻克。
航母总工程师李宏宇,这位在船舶制造领域深耕多年,
经验丰富且满怀热忱的科研工作者,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建造现场,奋战在第一线。
他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穿梭于忙碌的施工人员与各种大型机械之间,眼神中满是专注与坚毅。
看着那逐渐成型,从最初的设计蓝图一步步变为庞然大物的航母舰体,
他心中满是自豪,那自豪之情就如同一位父亲看着茁壮成长的孩子。
“按照这个进度,我们一定能按时完成航母的建造。”
李宏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电话里兴奋地对林悦说道,声音中都带着一丝颤抖。
林悦,作为龙**事战略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她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她深知,这艘航母对于龙国而言,意义非凡。
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龙国的科技突破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新型武器系统的问世,它不仅是龙国国防实力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象征,
更是龙国在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获取更多话语权,维护国家主权与利益的重要支撑。
曾经那些在国际事务中频繁发声、试图主导规则的强国,
在龙国飞速发展的科技和军事力量面前,优势逐渐被蚕食。
如今,蓝星的其他国家,在龙国这股磅礴力量的映照下,就如同在巨人脚下的蝼蚁,
已经渐渐失去了与之平等对话的资格,只能望其项背,暗自惊叹。
苏睿站在高耸入云的科研基地天台,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
他的目光望向远方浩瀚无垠的宇宙,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坚定与憧憬,他心中有着更宏大的计划。
他深知,当前的星际通讯局限严重阻碍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发展,
于是,一个大胆而又充满前瞻性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 通过超远星际通讯设备构建一个覆盖宇宙的通讯网络,而蓝星则是他首要纳入的目标。
这个宇宙网络计划,核心在于利用量子纠缠技术实现信息的超远距离即时传输。
量子纠缠,这是一种奇特而又神秘的量子力学现象,仿佛是宇宙赋予人类的一把隐秘钥匙。
处于纠缠态的两个量子,无论相隔多远,哪怕是横跨浩瀚星河,对其中一个量子的状态进行改变,另一个量子会瞬间发生相应变化,完全无视空间距离的限制。
这一特性就像是为超远距离通讯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
为人类突破宇宙通讯的桎梏提供了可能,也成为了苏睿宇宙网络计划的核心基石 。
但想要实现这一计划,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当其冲的便是能量供应问题,维持量子纠缠状态所需的能量堪称天文数字。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量子之间的微妙联系极其脆弱,稍有差池,通讯便会中断。
苏睿深知,若想构建起稳定的宇宙网络,必须研发出一种高效的能量收集和转化装置。
他将目光投向了曙光大陆,这片神秘的大陆沐浴在宇宙射线的洪流之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能量。
苏睿设想,利用特殊的能量转换晶体,精心设计一套复杂的能量转换系统。
这种晶体能够像贪婪的海绵一般,将宇宙射线中的能量吸收、汇聚,再通过巧妙的物理反应,
将其精准地转化为可供设备使用的电能,源源不断地为通讯网络注入动力,以确保通讯网络的稳定运行 。
其次是信号干扰问题,宇宙中充满了各种复杂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这些都会对量子通讯信号产生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睿计划设计一种多层级的量子信号屏蔽装置,
通过特殊的材料和结构,阻挡外界干扰,保证信号的纯净和稳定。
在具体实施步骤上,苏睿经过深思熟虑,
打算先在曙光大陆最为核心且地势稳固、电磁环境相对纯净的中央平原地带,建立一个主通讯基站。
这个基站可不一般,它将配备当下宇宙中最先进的量子通讯设备,
这些设备采用了超弦理论下的最新科技成果,能够实现超远距离的瞬间信息传输,误差率几乎为零。
同时,基站内还设有强大的计算中心,其核心处理器运用了量子纠缠技术,
每秒的运算速度可达数亿亿次,负责整个网络的核心运算和信号调度,
如同整个宇宙网络的大脑,精准把控着每一个数据的流向与处理。
然后,在蓝星上,苏睿依据独特的地理和电磁特性,精心选择了几个关键地点。
比如龙国的青藏高原,这里海拔极高,空气稀薄,电磁干扰极小,是建立通讯基站的绝佳之地。
还有美联国的落基山脉,其广袤的山地环境不仅能有效屏蔽部分外界干扰,而且山脉的特殊地质结构对信号的稳定传输有着天然的辅助作用。
在这些地点,苏睿计划建立子通讯基站,这些子基站配备了与主基站相匹配的量子通讯设备,
虽然运算能力和规模稍逊一筹,但同样具备强大的信号接收与转发能力。
它们将与主基站通过量子通道连接,量子通道就像是一条条无形却坚韧的信息高速公路,
以超光速的速度传输着数据,从而形成一个初步的区域网络,为后续宇宙网络的全面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网络的逐步完善,再将触角伸向其他星球。
苏睿设想在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如火星、木星等,建立中继基站,利用这些中继基站,将宇宙网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最终,实现整个宇宙范围内的无缝通讯。
在小星的协助下,超远星际通讯设备被激活了一个智能系统,苏睿随性地给它取名为 “小通”。
“小通,以后可就靠你帮我完成这个伟大的计划了。”
苏睿笑着对智能系统说道。
小通那充满电子感的声音立刻回应道:“放心吧,主人,我会全力以赴的。”
与此同时,曙光大陆上那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梦想的炎黄城,正经历着一场堪称天翻地覆的巨变。
在过去两个月争分夺秒、紧张忙碌的建设进程中,炎黄城从一片荒芜逐渐崭露头角,如今已初具规模,城郭的轮廓在曙光大陆的广袤大地上显得格外雄伟。
今天,对于炎黄城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意义非凡的日子,正是为这座新兴之城装备防御系统的关键时刻。
瞧,一辆辆重型运输车辆满载着各种大型设备,在指挥人员精准的调度下,正沿着规划好的路线,有条不紊地缓缓驶向城墙边。
那些大型设备犹如钢铁巨兽,每一台都体积庞大、构造复杂,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在炎黄城的大街小巷,一幅充满科技感的画面映入眼帘。
各种身形各异的机器人如灵动的游鱼般穿梭其中,它们的数量如今已经达到了 3 万之多。
这些机器人有的身形小巧灵活,负责清理街道上的杂物与灰尘;
有的则高大强壮,承担着运输货物、协助建筑施工等繁重任务。
它们不知疲倦地运转着,为炎黄城的建设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若不是医灵出于资源合理分配以及整体发展规划的考虑,限制了生产线的产能,
按照原本的生产速度,这个机器人的数量还会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攀升,为炎黄城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这些机器人分工明确,承担着不同的职责。
建筑机器人拥有强大的机械臂和精准的操作能力,它们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无论是搬运沉重的建筑材料,还是进行精细的建筑施工,都能高效完成任务,让城市的每一栋建筑都坚实而美观。
清洁机器人则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它们配备了先进的清洁设备,
能够快速清理街道上的垃圾和灰尘,保持城市的整洁与卫生。
服务机器人穿梭在商场、餐厅等场所,为居民提供贴心的服务,
从引导顾客到配送物品,它们的存在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小灰、小狼和医灵一起在合金城墙上漫步。
天空中,两个太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将整个炎黄城照得格外明亮。
苏睿望着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林立的建筑,
不禁感慨地说道:“没想到,短短两个月,这里就变得如此繁华。记得刚来的时候,还只是一片荒地呢。”
小星也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认可:“是啊,这都多亏了主人和大家的努力。”
医灵看着眼前的一切,接话道:“炎黄城有了这防御系统,就能更加安全了。以后主人在这里生活,也能安心不少。”
苏睿好奇地问医灵:“医灵,你觉得这防御系统最厉害的地方在哪呀?”
医灵认真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我觉得它不仅能抵御外部的攻击,还能及时监测到各种潜在威胁,提前做出预警,这才是最关键的。”
小星也补充说:“没错,而且这城墙的合金材质,强度极高,一般的攻击根本无法对它造成损伤。”
苏睿走出实验室,深吸一口曙光大陆那清新的空气,3d投影的小星说道:“主人,根据我们最新的模拟运算,要建立起覆盖整个宇宙的网络,量子纠缠通信技术的稳定性还需要提升至少三个数量级,能量供应系统也得重新设计,以满足超远距离信息传输的能耗需求。”
苏睿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我明白,目前我们采用的量子中继器方案虽然能解决部分信号衰减问题,但还不够。接下来,我们要重点研究基于多维时空理论的能量压缩算法,争取在能量供应和信号传输上取得突破。至于炎黄城的发展,关于生态平衡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部分,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