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 第113章 太子妃的算盘打得比户部还响

胤礽握着象牙算盘的手指突然收紧,指节抵在算珠上泛出青白。他盯着内务府送来的绸缎账册,百蝶穿花氅衣的袖口沾了朱砂,在宣纸上洇出星点红痕——这已是第三笔对不上的河道砂石款。

窗外飘着细雪,毓庆宫方向传来隐约的晨钟。他忽然想起三日前石静娴披着玄狐大氅夜访时说的话:\"黄河十二坝的糯米浆配比有问题,我让粘竿处的人取了样本...\"

\"娘娘,惠妃主子送来的银丝炭。\"宫女捧着鎏金火盆进来,炭火噼啪炸开几点火星。

胤礽指尖抚过账册边沿的压痕,这是扬州官纸特有的帘纹。他状似无意地问:\"今年冬衣的棉花,还是从保定采办?\"

\"回主子的话,是河间府新贡的。\"宫女答得滴水不漏。

案头青瓷瓶里斜插的腊梅突然折断,胤礽看着花枝断口处整齐的切痕,想起昨日御膳房呈上的淮扬菜——本该用陈年火腿吊汤的蟹粉狮子头,却混着辽东腌鹿腿的腥气。

戌时三刻,南书房

石静娴借着烛火细看河道图,狼毫笔尖悬在开封府段迟迟未落。工部尚书王鸿绪的奏折上说\"堤高九丈\",可她派去的侍卫带回的柳枝测距,分明只有七丈三尺。

\"殿下,太子妃娘娘送来的茯苓糕。\"小太监捧着食盒跪在阶下。

她掀开缠枝莲纹的瓷盖,八块糕点摆成八卦阵型,正中那块嵌着颗染红的松子——这是他们约定的紧急信号。掰开糕体,夹层里裹着张浸过明矾水的纸笺,胤礽簪花小楷写着:\"河间无棉,辽东鹿鸣。\"

朱笔“啪”地折断在砚台里,石静娴盯着地图上标注的辽东粮仓,突然抓起户部三月前的《漕粮转运录》。当指尖划过\"奉天存粮二十万石\"的字样时,窗棂忽被北风吹开,卷着雪片子扑灭了烛火。

黑暗中,她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河间府的棉花、辽东的腌肉、开封缩水的堤坝...这些散落的珠子终于被一根线串联起来——有人在用赈灾粮玩\"乾坤大挪移\"!

次日卯时,乾清宫

康熙翻着太子呈上的《河工核验疏》,忽然将折子掷向跪着的户部尚书:\"陈廷敬!你倒是给朕说说,这糯米浆里掺麸皮,黄河汛期能撑几日?\"

\"臣惶恐...\"陈廷敬的官帽滚落在地,露出内侧崭新的绫缎里衬。

石静娴垂手立在蟠龙柱旁,余光瞥见胤礽扮作的太子妃正扶着惠妃进殿。她忽然出列跪下:\"儿臣请旨重核户部十年河工账册。\"

满殿哗然。都察院左都御史刚要开口,却听珠帘后传来清凌凌的女声:\"妾身愿为太子殿下分忧。\"胤礽捧着檀木匣趋步向前,匣中整齐码着内务府三十年来的物价单——这是他假借核对后宫用度之名,从敬事房故纸堆里挖出的铁证。

康熙眯起眼,看着\"太子妃\"熟稔地拨动算盘。朱漆算珠碰撞声里,殿外积雪压断枯枝的脆响格外清晰。当最后一粒算珠归位时,胤礽抬头道:\"光禄寺采买价比市价高四成七,多出的银两...\"他故意顿住,将誊抄的密账呈上,\"都流进了漕运衙门的私库。\"

石静娴适时补刀:\"儿臣查得去岁辽东粮仓实际存粮仅五万石,那失踪的十五万石...\"她展开河道图,指尖点在直隶与山东交界处,\"化作了二十艘私盐船。\"

亥时,东暖阁

石静娴摩挲着翡翠压襟,看胤礽用药匙搅动姜汤。他脖颈还留着易容用的鱼胶痕迹,说话时喉结在绢帛领口下若隐若现:\"陈廷敬府上搜出的西洋钟表,机括里藏着索额图与明珠往来的密信。\"

\"你怎知要看钟表内部?\"

\"前日给太后请安,发现她那架自鸣钟比宫里的慢了半刻。\"胤礽冷笑,\"能动手脚的,必是精通机关之人。\"

窗外传来三更梆子响,石静娴突然抓住他的手:\"明日大朝会,我要你穿那件月白马面裙。\"

\"为何?\"

\"那裙摆绣的缠枝纹,与陈廷敬袖口花样同出一辙。\"她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图,\"你我演场戏,就说...\"

雪光映着两人交叠的身影,在窗纸上勾勒出奇异的图腾。值夜的太监缩了缩脖子,总觉得今晚的北风里,带着黄河泥沙的腥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