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130章 沧海桑田阵纹在 渔民至今唱海歌

定场诗:潮生潮落几经秋,阵纹如星缀海陬。鬼雾再兴吞日月,渔歌长唱护金瓯。截教遗纹凝旧梦,修罗残咒化新愁。人间自有回天力,不向仙神借一筹。

第一折 百年潮信:老巷传来护世歌

且说距郑和宝船归应天已逾百年,东南沿海的渔村巷陌间,仍流传着《青蜈护漕谣》。嘉靖年间的某个霜降日,老船工陈阿公坐在礁石上,用刻着小猴印记的扫帚清扫渔网 —— 这扫帚传自祖上李老汉,柄上青蜈鳞虽已斑驳,却仍在月夜泛光。

“阿公,雾又起了!” 孙女阿珠指着海面,只见青紫色鬼雾中浮出半截截教 “地烈阵” 旗角,浪头里隐约有 “截幽合璧” 的血纹闪烁。陈阿公抚着扫帚柄上的小猴凹痕,忽然想起祖传的故事:“这雾里藏着当年修罗族的‘血河遗咒’,得用咱们的护世号子破!”

沿海渔村的石墙上,百年前的护漕砖纹早已与青苔融为一体,此刻却自行发亮,将鬼雾挡在十丈外。更奇的是,海底传来隐隐钟声,正是宝船龙骨上的 “万仙舟” 残韵 —— 原来当年郑和归航后,宝船龙骨被供奉在应天府,其护世纹脉却早已融入四海潮信。

第二折 鬼雾迷航:幽冥余孽炼凶阵

雾中现出身披残破截教道袍的幽冥使者,手中 “血河断潮剑” 缠着当年龟灵圣母的 “玄冰咒”:“百年过去,人间护世纹竟还未消?看我‘潮亡九渊阵’,教你们的扫帚再扫不动沧海!” 说罢挥剑,海水顿时逆流,露出海底无数刻着截教符篆的 “护世砖残片”—— 正是当年被幽冥盗走的黄河砖。

阿珠急取祖母蔡三娘传下的 “珊瑚护世网”,网中鲛人丝与海面鬼雾一碰,竟显化出当年渔妇织网的虚影。“奶奶说过,网眼连民心,雾散见真章!” 她带着渔村少女们同声唱道:“青蜈鳞,渔家心,千针万线织潮平 ——” 歌声中,护世网泛起金光,将血河剑上的截教纹逐一剥落。

孙悟空的猴影突然在网中闪烁 —— 原来当年他刻在扫帚上的印记,早已成了护世纹的 “仙媒”。“小丫头片子,记得把号子和俺的金箍棒咒合着唱!” 虚空中传来他的笑喝,阿珠顿悟,将 “嘿呦嗬” 的船工号子与 “唵嘛呢叭咪吽” 的佛咒相融,鬼雾竟如沸汤般消散。

第三折 砖纹显圣:万代民心铸阵魂

幽冥使者见雾散,祭起 “截幽双生幡”,欲召唤当年金光阵的残魂。陈阿公却不慌不忙,取出祖传的 “护漕陶罐”,罐中装着历代船工的扫帚须、渔妇的鲛人丝,还有西洋进贡的护世珠粉末:“当年宝船能破万阵,靠的不是龙骨,是咱们手里的扫帚、网梭!”

他将陶罐中的 “护世精魄” 撒入海中,海底的护世砖残片竟自行拼接,浮出水面形成 “民心护世墙”。每块砖上都刻着不同时代的护世者:有郑和船队的船工、有西洋献宝的使者、有近代抗倭的渔民 —— 砖纹相连,竟组成当年金光阵总图的 “护世眼”。

“原来阵眼在此!” 龙吉公主驾赤烟驹踏浪而来,手中 “周天潮位图” 早已褪去仙光,化作渔村孩童们绘制的潮汐手绘本,“百年前你们以念力养阵,百年后阵纹护你们周全 —— 这便是‘护世轮回’。”

第四折 万念成钢:不拜仙神拜己心

幽冥使者挥剑劈向护世墙,却见砖纹中涌出无数扫帚光带,将其兵器死死缠住。阿珠趁机将护世网抛向阵眼,网心的青蜈纹与砖墙上的 “民心” 二字共鸣,海面突然浮现出当年宝船上的 “万仙同舟图”,只不过图中仙神皆已隐去,唯有千万凡人握扫帚、织渔网、刻砖纹的身影清晰可见。

“你等盗走截教砖、修罗咒,却不知这些物件到了人间,早已染上‘护世’的烟火气!” 道衍和尚的后世弟子展开《护漕宝鉴》残卷,书页上的青蜈纹竟活过来,化作小蜈啄食幽冥使者的咒印,“当年截教重术,佛门重法,如今才懂:最重的是凡人不肯低头的‘护’字。”

孙悟空真身突然从天而降,金箍棒往护世墙下一插,竟成了 “定海神针”:“老陈头,你家扫帚柄上的小猴印记还在呢!当年俺说过,护漕的事,俺老孙管到底!” 话虽如此,却见他悄悄将金箍棒上的 “护漕” 印记融入砖纹,半点仙光不露。

尾折 海歌永续:人间自有护世经

鬼雾散尽时,海底的截教砖残片已全部沉入渔村的护岸基石,每块砖上都新刻了当代渔民的名字。陈阿公望着潮水退去的方向,忽然发现礁石上的青蜈纹竟与孙女的渔网纹自然相合 —— 原来百年间,护世阵纹早已不再是固定的图式,而成了随民心生长的活物。

消息传至幽冥,修罗族圣女望着手中彻底褪色的 “血河幡”,幡面上竟自行浮现出渔村少女织网的图案。“原来当年郑和船队播下的,不是阵法,是让每个凡人都懂得‘护世’的种子。” 她长叹,命族中停止一切炼阵之举,转而研习 “以海为家,以护为咒” 的新道。

截教碧游宫前,通天教主的 “万手护世图” 已被风雨侵蚀,却显露出更深的刻痕 —— 那是千万凡人护世的剪影,比任何仙阵都更坚固。宫中有弟子不解:“师父,为何不重筑仙阵?” 通天教主抚须笑答:“人间已有活阵,我等仙神,只需做个守灯人便好。”

百年后的今天,东南沿海的渔船船头,仍可见青蜈衔帚纹与小猴印记并存,船工们出海前必唱:“扫帚扫,渔网兜,世代护漕不回头 ——” 歌声里,当年的宝船龙骨、护世旗、多宝塔,都化作了最平常的人间烟火,却比任何仙法都更能镇住四海波澜。

正是:

沧海桑田换旧容,护世从来在民胸。

仙神自有归处去,渔歌依旧绕千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