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47章 朱允熥泣不成声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第47章 朱允熥泣不成声

作者:ZeroCool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7:05:53 来源:泡书吧

朱允熥泣不成声,抬起头,泪湿满面,双目赤红,轻唤一声“皇爷爷”,哭得愈发凄切。

老朱叹息一声,将他揽入怀中,眼中已有泪光闪烁。

一旁。

朱允炆气得几乎跺脚。

过于大意。

只想着如何构陷蓝玉,如何铲除拥护朱允熥的功臣武将。

心思全放在争斗上,竟忽略了扮演孝顺的角色。

一时疏忽,被朱允熥抢占先机。

此刻想补救,却已为时晚矣。

只能勉强挤出几滴泪,装作哀伤模样。

\"乖孩子,别哭啦。\"老朱轻抚着朱允熥的后背,说道:\"你爹爹刚走的时候,你都没这么伤心,今天这是怎么了?\"

朱允熥心里一颤。

在朱标活着的时候,不管是他还是朱允炆,跟老朱的接触都很少。

这并非没有原因。

因为他们的大哥朱雄英从小就被送到马皇后身边,由老朱和马皇后亲自照料。

对于这个长孙,老朱极为宠爱。

就像疼爱朱标一样宠爱他!

可是朱雄英却意外去世了。

从那以后,老朱就很少再见到朱标的其他儿子。

怕的是看到他们时,会再次想起朱雄英,徒增伤感。

而且朱雄英是他亲手抚养的,结果却出了意外。

这让老朱也很自责,于是有意疏远朱标的其他儿子。

以免他们再发生什么不幸!

老朱有时天不怕地不怕,也不信邪!

但在某些事上,他还是很讲究的。

比如朱雄英死后,他就尽量避免接触任何一个孙子。

没接触,自然也就不太了解。

直到朱标葬礼那天,两人在老朱心里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

朱允炆悲痛欲绝,而朱允熥看起来却毫无反应。

父亲去世了,他竟然似乎一点也不难过。

因此,老朱心里便认为朱允炆是个孝顺的儿子,而朱允熥则是不孝之辈。

正因为如此,老朱才想立朱允炆为储君,而非朱允熥。

要知道,跳过儿子直接立孙子为储君,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老朱对朱标深深的爱。

否则的话,即使朱标不在了,老朱还有别的儿子,应该立次子,而不是孙子!

自古以来就没有跳过儿子直接立孙子的道理!

从礼法上也讲不通。

老朱虽然不喜儒家,却是个遵守礼法的人。

但在这件事上,他偏偏不守规矩!

老朱始终觉得,自己的皇位应当传给朱标的儿子。

这皇位本就是朱标的。

也本该是朱标的儿子的。

不能因为朱标的离世,就剥夺了他的儿子继承皇位的权利。

对朱标最孝顺的朱允炆,也因此成了首要考虑的继承人。

原主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了。

这其实也不能怪他。

关键之处在于,原本身份依旧是个少年,而他的亲生母亲早已离世!

有母为伴犹如珍宝,无母则似荒草。

吕氏看似对他关怀备至,实则心怀鬼胎。

例如朱标卧病时,吕氏特意安排朱允炆日夜照料,却让朱允熥自由玩耍。

朱标过世后,吕氏再三叮嘱朱允炆要悲痛欲绝,甚至绝食哭泣;而对朱允熥则劝其继续饮食,尽情嬉戏。

这般行径显而易见。

原身年少懵懂,直至穿越来至此世,方能明察秋毫。

听闻太祖询问,朱允熥泣不成声地说:“父亲刚去世时,我并未觉得哀伤。”

“我一直觉得父亲还在,就在身旁,仍注视着我。”

“我不信他会离去!皇祖父,我真的不信!”

他极力悲号,仿佛心碎肝裂。

太祖一时怔住。

确实如此!

大妹仙逝,儿子朱标亡故之时,自己亦是这般心境。

并非立即陷入深切悲痛,内心深处全然不信。

宛如痴傻,就是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后世心理学称此状态为——人格解体。

又称感知综合障碍。

即人在遭遇重大变故后,对现实感知失真。

实则是人体自我保护机能。

由身体自发触发,以防过度悲伤伤害身体,甚至危及性命。

此时之人,不信现实,不认现实,麻木不仁,情感缺失。

许多人骤失至亲后,头几日毫无悲戚之感,仿若木然。

在外人看来,完全正常,举止言行皆无异常。

只是显得无情无义,感情淡漠,感受不到悲痛。

旁人容易误以为此人天性冷酷,毫无情谊,即便骨肉至亲亡故也无动于衷!

但实际上,这是极度悲伤的体现。

是极度悲伤后的生命本能自我守护!

唯有数日后或过一段时间,方可挣脱此状态,悲痛如潮水般汹涌!

太祖不懂心理学。

但他亲身经历过丧偶之痛,丧子之苦。

刚听闻消息时,他整个人僵住了!

想要落泪,却又流不出来!

仿佛连悲伤都找不到方向!

过了许久,才缓过劲儿来。

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这才汹涌而出。

他自己经历过类似的折磨,所以,老朱立刻明白了朱允熥话语中的深意。

“可怜的孩子!”老朱把他搂进怀里,紧紧抱住。

原来自己一直误会他了。

这个孩子并非无情无义、生性冷漠,对父亲之死毫无触动。

而是因为太过悲伤,太过痛苦,以至于无法自拔,如同行尸走肉般苟活。

没有情绪波动,既不悲也不喜。

因此,在旁人看来,他似乎缺乏情感,父亲去世了也没有哀伤,算不上孝顺!

想起《大明日报》上那篇《我的父亲》。

若非对父亲有着深刻的记忆与爱,又怎能写出如此直白且饱含思念的文章呢?

这一刻,老朱豁然开朗。

他既感到内疚,又满是惋惜。

得承受多大的悲伤,才能让他数月都无法走出阴影啊!

朱允熥断断续续地啜泣道:“父亲在世时,总盼着我能成熟些,担起重任。”

“父亲觉得我很懦弱。”

“我也想做父亲的好儿子,就在被窝里一遍遍提醒自己要勇敢点,别再胆小。”

“可我始终做不到。”

“我什么都不敢,只能一个人待在房里胡思乱想。”

“想着家里的事,朝廷的事,大明的事,天下的事,还有如何帮父亲一把。”

“想让父亲开心,不想让父亲失望。”

“可最终我什么也没做成。”

“我只是一个人,反复地想啊,想啊……”

“想了又想,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直到父亲离开,我才变得勇敢。”

“我再也不胆怯,不再恐惧,不再害怕。”

“我现在什么都不怕了。”

“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皇爷爷,这有什么意义呢!”

“父亲已经不在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父亲看不见这一切了!”

“是我这个不孝子啊!”

“呜呜呜……”

哭到最后,朱允熥完全沉浸其中,表演得十分投入,早已分不**假。

在众人看来,他哭得愈发悲痛,泪水似决堤一般倾泻而出。整个殿堂中的文武官员,都被他的哀伤情绪深深触动。

老朱紧紧搂着他,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难怪这孩子最近性情大变。

不止一人向老朱提及此事。

他们说,朱允熥从前胆怯懦弱,断不会做出在朝堂上要求继承皇位这般大胆的事情。

必定是有人暗中指使。

然而,锦衣卫和检校收集到的情报明确显示,没有任何人指使他,完全是朱允熥自行所为。

这实在令人费解。

朱允熥平日里性格温和,为何会突然变得如此大胆?

一个本该胆小懦弱的人,怎会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此无所畏惧?

此刻,老朱终于明白了,全都明白了!

原来是因为他父亲的离世,给了这个孩子沉重的打击,这才导致了他的性格转变。

由此可知,他对父亲的感情多么深厚!

父亲的逝去,对他造成了多大的冲击!

竟让他的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还误以为他是薄情寡义、不孝之人!

错了!

彻彻底底错了!

冤枉了这个孩子!

“好孩子,好孩子!”

老朱的心都要融化了。

他含着泪安慰道:“别哭了!别哭了!这大明江山的重任,还等着你去承担呢!”

“你父亲在天上看着你,你可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

老朱此时说话虽轻,但内容至关重要。

传入殿内文武百官耳中,犹如晴天霹雳!

皇帝这是要立朱允熥为储君了吗?

朱允炆的脸色瞬间惨白。

朱棣痛苦地闭上双眼,下意识攥紧了拳头。

他不愿去看,更不愿听。

晋王的神情先是一怔,随即变得极为复杂。

秦王的眼中闪过一丝怨恨与杀机。

大哥已逝,他身为长子。

兄终弟及。

凭什么自己不能被立为储君?

为什么要立一个孙子?

自古以来,哪有越过儿子,直接立孙子为继承人的道理?他心中怒火中烧。

跪在地上的蓝玉,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难以置信。

当确定这是事实后,喜悦溢满全身,但他努力克制,竭力维持冷静。

而站在人群中的常升,脸上的欢喜却怎么也藏不住。若非金銮殿上还有陛下和吴王伤心落泪,他恐怕早已兴奋得手舞足蹈。

此刻,常升心中已有决定,退朝回家后,无论如何都要设宴庆祝十日十夜,因为他的外甥即将成为储君。那时,他便是名正言顺的国舅,日子定会愈发红火,令逝去的父亲含笑九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