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38章 必然是杨士奇的计策

纸页上字迹工整,将事情始末交代得清清楚楚。

“看来,朱允熥带人捉拿蓝玉,必然是杨士奇的计策。”

洪武帝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光芒。

那位从未考取功名的书生,竟想出了如此奇策,实在令人意外。

最出乎意料的是,朱允熥竟然采纳了他的建议。

“不过,不知允熥是从何处得知杨士奇这个人?还专门派人去找。”

纵使检校的密探无所不能,也无法查到与此相关的情报。

朱元璋将那张纸条丢进旁边燃烧的火盆,很快,纸条化为灰烬。

随后,他拿起另一张纸条。

“当燕王得知吴王指挥锦衣卫包围凉国公府时,立刻秘密派人告知京城的勋贵武将,这才导致王弼带人围攻吴王和锦衣卫。”

“燕王的两个儿子在现场煽风**,企图制造争端。”

接下来,这张纸条上详细记录了朱允熥如何进入凉国公府,傅叶如何率领府中家丁阻挠,蓝玉如何现身,朱允熥如何辱骂蓝玉,蓝玉如何屈服,朱高炽与朱高煦如何挑拨……直至王弼率众试图解救蓝玉等种种经过。

今天发生在凉国公府的所有事情,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

其中还有不少朱允熥未曾知晓的内容。

毕竟,即便身处现场的朱允熥,也只能看到自己的视角。

而密探们收集的情报则是多方位的。

“老四真是闲不住啊!”

“这次事件,就是他主动挑起的。”

“要不是他故意给允熥透漏消息,允熥大概也不会这样做。”

“安于做一个太平亲王不好吗?这皇位真有那么诱人?”

朱元璋迅速将这张纸条丢进火盆,接着取出第三张纸条。

“京城关于吴王应当被立为储君、登基称帝的传闻,并非出自吴王身边之人,而是由献王的师傅黄子澄、方孝孺所推动。”

“今日吴王抓捕凉国公时,方孝孺在场观望,但并未采取行动。”

“黄子澄去了东宫,会见吕氏。”

“吕氏送给他一件亲手缝制的衣服。”

“吕氏与黄子澄密谈之后,连夜进了皇宫。”

朱元璋盯着纸条,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如晴转阴。

过了许久。

他也将这张纸条投入火盆。

然后,他又展开第四张纸条。

这张纸条上的字寥寥无几。

“秦王暗中豢养着一些不明身份的人。”

这里的秦王指的是朱元璋的次子朱樉。

按照道理讲,朱标去世之后,秦王应当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然而,秦王行事凶狠残忍,老朱对此十分不满。

并且,在这之前,老朱为了拉拢北元的大将王保保,削弱北元的势力,特意安排秦王迎娶了王保保的妹妹王月悯,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观音奴。

若是要立秦王为储君,那么将来他过世之后,大明的继承人就会是观音奴的儿子。

一个汉人的王朝,怎么能够掺杂外族的血统呢?

这是老朱无法接受的事情。

朝廷里的文武官员们也会强烈反对。

仅仅这一点,就已经彻底排除了秦王成为太子的可能性。

在京中为朱标守丧期间,秦王一直表现得比较安分,没有制造任何麻烦。

现在,他是不是按捺不住了?

老朱皱眉轻哼道:“老二这是要做什么?”

随即,那张纸条被投入火盆,又拿起另一张。

“晋王最近在京城,和周王接触频繁,时常私下密谈。”

“晋王与颖国公傅友德,周王与宋国公冯胜,也多次秘密会面,具体内容尚不清楚。”

老朱的脸色微微变化,目光也渐渐冰冷。

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是被石化了一样。

时间慢慢流逝。

足足过去了将近一刻钟。

老朱长叹一口气说道:“我的这些儿子,真是没有一个省心的!”

------------

月光游移,烛光摇曳。

夜色渐深,寒意也愈加浓重。

即便亭子四周燃着炭火,但由于是在户外,温度依然在下降。

老朱裹着厚实的毛衣,轻轻咳了一声。

身边伺候的太监急忙上前道:“陛下,夜已深,外面寒冷,请回屋休息吧。”

老朱未作回应,而是缓缓扭头,深深凝视着他。

太监顿时脸色大变,慌忙跪下道:“奴才多嘴,奴才该死!”

老朱不予理会,起身走向凉亭边缘,抬头望向天上的满月,道:“今夜的月色,倒是格外圆满啊!”

话音刚落,手中的纸条悄然滑落,掉进旁边的火盆里。

“派去传旨的人,应该也快回来了吧。”

抬头看了会儿月亮,老朱忽然问道。

话音方落,适才前去宣旨的太监已然步入院中。

“皇上,奴才回来了!”

“嗯!”老朱回应了一声后问,“你已将旨意传达,也赐下了朕的赏赐,允熥如何应对?”

太监答道:“回禀皇上,吴王殿下甚是欢喜!”

老朱沉默片刻,再次开口:“就这样?”

声音虽低,却震撼无比。

太监愣了一瞬,随即忙跪地道:“启禀陛下,吴王殿下还额外赏了奴才一沓宝钞!”

他毕恭毕敬地从怀中取出宝钞,因激动而微微颤动的手,将它高举过头。

“这既是允熥所赐,你就收下吧。”老朱淡然说道。

“奴才多谢皇恩浩荡。”太监本以为刚拿到的宝钞又要上交,没想到竟不用,顿时满心喜悦。

“俗话讲‘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你得了允熥这么多宝钞,就没跟他说说宫里的事?”

太监脸色瞬间煞白,连连磕头道:

“请陛下明察,奴才只告知吴王殿下今日圣上心情不佳,曾发怒,嘱咐他明日入朝务必谨慎行事。此外,再未多言一句。”

“谁说朕今日心情不好?”老朱原本平静的声音陡然提高数分。

“朕今日甚是畅快!”

“奴才知错了,知错了,今后绝不敢妄语,求陛下宽恕!”

太监磕头如擂鼓,咚咚作响。

不久,额头上便满是血痕。

“你知道允熥为何给你赏赐?”

老朱斜视着他,平静地问道。

太监愣住,抬头看向皇帝,满脸惊愕。

“奴才……奴才不知!”

“不,你知!”老朱说道,“你以为知道,实则完全错误!”

他缓步踱了几步,说道:“三法司虽掌有审理案件之责,但若无人告发,是不会主动干预的。”

“况且一边是威望极高的亲王,另一边则是权势滔天的凉国公。”

“三法司避之唯恐不及,怎会平白无故介入此事?”

“更何况,这般急切,连一夜都不愿等待。”

“甚至不惜调动兵力,预备强行攻打亲王府。”

那只能表明,上三法司告状的人,身份非同小可。

朱老太爷说话慢条斯理,说到此处忽然停下,转身面向对方说:“就凭袁泰、杨靖、周志清,哪怕带着刑部的兵将,也绝不可能闯入吴王府。”

“定是有别人在他们身后。”

“那个人本该露面了,但你及时出现,宣旨给允熥,于是成功阻止了那个人的现身。”

“咱说的对吧?”

砰!

传旨公公以头撞地,力度远胜从前。

他痛哭道:“陛下开恩,奴才万死!”

“别急,先听完咱的话。”朱老太爷兴致未减,“允熥对你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你以为他给你赏赐,是为了讨好你。”

“因为你是在咱身边的。”

“允熥这样做,是想从你这里打探咱的情况,才给了你赏钱。”

“殊不知这是个极大的误解。”

“允熥给你赏赐,其实是给你的背后主子看的。”

“也是借由你,给咱传递一个信息。”

“告诉你,咱身边有人被收买了。”

“你却自作聪明,以为他在讨好你。拿了钱后,还跟他讲宫里的事,实在可笑。”

传旨公公的磕头动作戛然而止,只剩下满面惊惧。

朱老太爷背着手,再次望向天上的明月。

四周一片寂静。

唯有偶尔拂过的夜风,掠过亭外树枝时,发出轻微的颤响。

“指使你来办事的是献王吗?”

良久,朱老太爷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得像夜风轻抚。

“是!”传旨公公抽泣着回答,语气中惊恐难掩。

他低声说道:“献王殿下待奴才极好,从未在他面前摆过架子。”

“连奴才在京中的家人都受过献王殿下的关照。”

“献王殿下从未要求奴才做过任何事。”

“但奴才知恩图报,一直想着如何回报献王殿下。”

“所以今日,奴才特意抢在献王殿下之前宣旨。”

“这些话句句属实,还请陛下明察。”

朱洪武缓缓扭头,目光落在他身上,嘴角含笑:“可有求我做什么事情?今日傍晚,他入宫寻你时,不是已经向你询问过宫中是否曾向吴王传旨,让他去缉拿蓝玉了吗?”

那位传旨的太监顿时面色大变,悲从中来:“圣上!”

“奴才万死,只盼圣上念及多年服侍之恩,赐个痛快的死法。”

得知献王曾探问此事的**已被皇帝知晓,他已不敢再乞怜。

能免于凌迟碎剐,便是莫大的幸运。

“够了!”朱洪武语气温冷如霜。

“朕不会取你性命!”

“既然献王对你恩重如山,你对他也心存感激。”

“那么,从今以后,你就到献王府上供职吧。”

传旨太监猛然抬头,愣在原地。

实在没料到皇帝会放过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