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65章 故态复萌,依然顽劣

这时,朱棣猛然想起一事,赶紧跑到房门口,朝门外跟随而来的侍从喊道:

“速去府中取最好的金疮药,务必为他们二人精心涂抹,切不可出差错。”

可见朱棣对儿子们何等珍视。

卧床的朱允熥不禁想起自己的庶兄朱标。

好吧。

坦白讲,谈不上多少感情。

事情处理完毕,屋内再次陷入沉寂。

“南无阿弥陀佛!”姚广孝双手合十,说道:“吴王特意遣人请我前来,不知有何贵干?”

“我只是个僧人,只懂诵经礼佛,不懂政务。”

“随侍在燕王身边,不过是替他祈祷消灾罢了。”

“为何吴王认为是我挑拨燕王呢?”

话音刚落,朱棣便从对儿女的忧虑中回过神来。

不久前,他突然接到父皇指责姚广孝为妖僧、以邪术迷惑燕王的诏书。

并且命令姚广孝离开燕王府,转而到吴王府接受吴王的约束。

当时他简直难以置信,险些脱口而出。

姚广孝不过是个僧人,虽与他关系密切,但信仰佛教者众多。

对于笃信佛法的宗室而言,家中常有喜爱的高僧诵经祈福,这再平常不过。

又有谁会察觉,姚广孝暗中为他献计献策呢?

即便是在王府内部,除了少数心腹外,许多人对此一无所知。

他们只以为燕王信佛,请道衍法师来做法事而已。

朱棣觉得,定是亲近之人为泄密所致,于是兴师动众地调查。

然而,毫无结果。

最终还是姚广孝劝说,认为是因为那晚一同拜访吴王,令吴王生疑,而非有人泄露机密,朱棣这才罢休。

此时姚广孝发问,朱棣竖起耳朵,目光转向朱允熥,看他如何回应。

“道衍大师,出家人不说谎。”朱允熥微微扭动身体,头部偏转,斜视姚广孝。

“大师所作所为,天地知晓,何必我多言?”

“阿弥陀佛!”姚广孝神情平静,毫无异样,道:“每日只是食素念佛,别无他事。”

演技堪称完美!

无论语气还是表情,都毫无瑕疵。

朱允熥暗暗称奇!

朱棣也在旁附和道:“道衍大师精通佛法,不理尘世事务。”

“我也敬仰佛门,所以常让他随行。”

“尤其夜间外出时,担心有妖邪作祟,带上他念经,心中便踏实许多。”

那晚登门拜访时,我特意带上了他。

昨日忽然收到父皇的旨意,说是道衍大师蛊惑于我,命我将道衍大师送至你的府邸,让你严加约束。我一时之间竟不知所措,啼笑皆非。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真是越描越乱!

这一场戏演得实在精彩!

每一个细节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一旦说出来,就显得格外有说服力。

让人不由自主地信以为真。

朱允熥暗自思忖,若非他对姚广孝了如指掌,恐怕真的会被他们两人的表演迷惑。

即便姚广孝再聪慧,也不可能料到朱允熥早已洞察一切,根本不会被他们的演技**。

听到这话,朱允熥心中迅速盘算起来,笑着说道:“其实我邀请道衍大师到我家,主要是为了照顾两位堂兄。”

此言一出,朱棣的嘴巴惊讶得几乎成了圆形,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姚广孝低垂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隐去。

朱允熥对此毫不在意。

这几日见多了这样的精湛演技。

他已经明白,他们只是刻意隐藏了自己的面部表情罢了。

真正的高手,并不会一直控制自己的表情,不让情绪流露。

相反,他们会让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得和普通人一样,脸上神态丰富多变。

这才是真实的。

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他们才会恰如其分地表演一番。

真假交错,虚实难辨。

整件事扑朔**,旁人难以分辨。

“他们二人会在我的府邸长住,四叔若是无人监督,恐怕难以安心。”

“正好我知道道衍大师与您交情深厚,佛法高深。”

“于是找个借口,请皇祖父将道衍大师安排到我这里。”

“一方面替您的两位公子诵经祈福,驱邪避祸,让他们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嘛,有道衍大师在旁边看着,四叔也会更放心些。”

“免得总是怀疑我有何企图。”

朱棣急忙摇头道:“熥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四叔对你难道还不够信任吗?”

“你现在是什么身份?你是监国,也是父皇选定的大明继承人。”

“你怎会做出那种事来!”

“绝无可能,这事情一旦传扬出去,谁会相信啊!”

朱允熥微笑道:“四叔若信任我,便是极好的。”

“我只打算好好教导他们二人,断不会有丝毫差池。”

“信得过!信得得!”朱棣连连应允,接着说道,“你要我府上派人去照看那两个孩子,直接告诉我便是。”

“为何偏要绕这么大的圈子,特意让父皇下旨呢?”

他的目光游移不定,又像是随意地看向朱允熥。

显然,他对朱允熥所说之事,仍抱有怀疑。

“四叔,我为何要绕这个大圈子,旁人或许不明就里,可四叔这般聪慧,岂能不知其中缘由?”

朱允熥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父亲为长兄,生时对二叔、三叔以及四叔您,无不关怀备至。”

“你们若做了错事,惹得皇祖父愤怒,要惩罚你们,父亲总是在中间调解。”

“千方百计让皇祖父息怒,尽力减轻对你们的责罚,用心良苦地保护着自己的兄弟。”

“四叔,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提到朱标,朱棣不禁黯然落泪,说道:“长兄如父!大哥从小便护着我,恩情深重。可惜天不假年,大哥英年早逝……唉!”

看他这般动情的模样,不知几分真几分假。

朱允熥也是一副缅怀先父的表情,说道:“父亲在世时,他守护着你们。”

“如今父亲已逝,我自当效仿父亲,同样护着几位叔父。”

“前些日子四叔犯了错,皇祖父极为震怒。”

“险些就要降旨废除四叔的王爵。”

“多亏我苦口婆心劝说,紧急之际想出了一个办法,找了个替罪的人。”

“向皇祖父解释,这些事都是妖僧姚广孝挑唆所致,并非出自四叔本意,皇祖父这才息怒。”

“原本皇祖父要将妖僧凌迟处死,又是我极力保住了他。”

“于是才有旨意命他到我家,由我严格管教。”

“四叔啊,我这样做,全是为了救你!”

“不然,你以为这一关你能轻易闯过吗?”

朱允熥瞥了姚广孝一眼,说道:“大师多年来追随燕王左右,深受燕王信赖,替燕王消灾避祸之事,想必也是乐意为之吧?”

“阿弥陀佛。”道衍和尚低声念佛。

朱棣听后愣住了,呆呆地说:“原来如此!这么说,我还该好好谢谢你才对?”

“这倒不必!”朱允熥豪爽地答道,“咱们又不是外人,我护着四叔,也是承袭父亲遗愿,理所当然。四叔无需谢我。”

朱棣的表情阴晴不定,良久才站起来,对着躺在床上的朱允熥深深一鞠躬。

“多谢侄儿救命之恩!四叔铭记在心,日后定有厚报!”

“我说过了,不用谢!”朱允熥笑着说道,“四叔为何这般客气?”

朱棣重新坐下,说:“熥儿确实有大哥的气度,怪不得父皇偏爱于你,让你继承帝位,执掌大明。”

他又叹息一声,看着黑衣和尚,回头说道:“实不相瞒,四叔平时念佛念经,总少不了大师在一旁相助。”

“这些年来,我也早已习惯。”

“如今他若离去,我怕连睡觉都不安稳。”

朱允熥笑着说:“佛祖法力无边,让大师在我的府中为四叔祈福驱邪,想必也是一样的效用。”

朱棣神情黯淡,低头不语。

他此次带姚广孝前来,就是为了查明情况,看看是否有机会把道衍和尚重新接回府中。

没有姚广孝在旁边出谋划策,朱棣做什么都觉得心里没底。

但听完了朱允熥的话,他明白此事已经无法挽回。

半晌,才开口道:“罢了,就让道衍大师留在你府上,帮忙照看那两个小子。”

“只是大师身为出家人,有些事情终究不便。”

朱允熥正等着他说这话呢!

他心中暗笑,立刻接过话头,说:“堂兄和堂弟留在我的府上,要是没人照看,总觉得不妥当。”

“光靠道衍大师一人,恐怕也忙不过来。”

“虽然我的府中不缺仆人。”

“可燕王府的老仆人过去,肯定更不一样。”

“堂兄堂弟自幼在北平长大,如今要在金陵定居,又不能住在自家,多少会有些不适应。”

“有燕王府的老仆人跟着,心里也会踏实些。”

朱棣一听,笑了起来:“那四叔我再从府里调几个太监宫女过来,专门照料他们两个的生活。”

朱棣心中思虑重重,决定亲自前往朱允熥府上探视。

“断不可行!”朱允熥断然拒绝,“他们若到我府上,必当接受管束,改过自新。”

“派去伺候他们的仆人多了,他们怕是依旧会故态复萌,依然顽劣。”

“这岂不糟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