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11章 替本王执行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第11章 替本王执行

作者:ZeroCool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7:05:53 来源:泡书吧

\"本应打六十板,但念你是功臣之后,又是皇室姻亲,本王就减半处罚,只打三十板,略作惩戒,以示警戒。\"

\"来人,替本王执行!\"

一声命令下达,王府亲卫立刻挥起板子。

\"啪!\"

板子重重地落在屁股上,之前还信誓旦旦保证不会发出声音的常升,瞬间发出了像杀猪一样的惨叫。

\"啊……\"

------------

为常升受过重创的臀部敷上药物,让人将其送回住所,又将一批前来道喜的勋贵子弟赶走后,朱允熥感到疲惫至极。

若不是为了争夺这个令人厌烦的皇位,他本可以与常升及那些勋贵子弟一同嬉戏玩闹,尽情享受生活。甚至效仿高衙内带着手下在街上游荡,见到中意的女子便上前纠缠,即便对方已婚,也可如曹操那般强行带走。

对于皇室子孙来说,这并非什么大事。

即便老朱知晓,大概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多训斥几句罢了。

毕竟,老朱的几个儿子所作所为往往更加荒唐,却未见他们受到严惩。

然而,事态不容乐观!

为了自身的未来考虑,为了能够活得更长久些,这个皇位他必须争取。

要得到皇位,就必须成为老朱心中认可的好皇孙。

否则,老朱为何要立他为储君呢?

在朝堂之上公然要求储君之位已然大逆不道,若是再做出其他逾矩之事,那便不必再争了,哪里凉快去哪里待着吧!

因此,朱允熥才狠抽常升板子,并将所有功臣勋贵子弟毫不客气地驱散。

这些猪队友只会成为累赘。

至少在不需要他们时,距离越远越好。

但这还不够,要想赢得老朱的认可,还需做更多努力。

朱允熥陷入沉思。

起初,他打算像前世小说中的穿越者那样,向朱元璋上书直言大明诸多制度的缺陷,以期得到老朱赏识。

这确实是条捷径。

尽管老朱是历史上极为出色的人物,有着“驱逐鞑虏,再造华夏”的丰功伟绩。

但他所建立的大明,在制度上有不少不足之处,各种弊端更是数不胜数。

随便指出一项,大概都能让老朱震惊。

然而,这条路还未起步就被堵死了。

老朱根本不愿听取他的治国方略,理由是他毫无治国经验。

长期深居宫廷,空谈理论。

这也说得通。

就像前世某个名校毕业生刚进入公司工作一个月,就给老板递上一封长信,痛斥公司问题,结果老板看后直接回复——有病治病,无病辞退!

他的情况也类似。

深宫之中,一名十四岁的少年,口若悬河谈论治国之道,无论皇帝还是朝臣,都视而不见,嗤之以鼻。

然而,机遇并非全无。

作为皇孙,他的身份终究特殊。

或许哪一天,朱元璋心血来潮,像往日老师父母给孩子布置功课一般,让他写些字、说些话,那才算是真正的契机。

在此之前,他只能静候佳音。

但总得做些什么。

朱允熥坐在书房里,沉思不已。

这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一个身影轻手轻脚地走进来。

抬眼一看,竟是赵瑞,那个由吕氏派来的贴身太监。

“殿下,”赵瑞面带笑容,“切莫太过操劳,当心伤了身子。”

“我特意给您找来了您幼年最爱的东西,要不要先玩会儿歇息一下?”

吕氏交代赵瑞的任务有两个:一是严密监视朱允熥的一举一动,并及时回报;二是千方百计地引诱朱允熥吃喝玩乐,荒废学业,从而失去争夺储君之位的资格。

朱允熥眉头微蹙。

他对吕氏安插的这些人,向来厌恶。

刚要开口婉拒,赵瑞却已察觉到他的不悦,抢先说道:“倘若殿下对这些物件不感兴趣,我再去寻觅十几位绝世**伺候您。”

“她们个个貌若天仙,身段婀娜。”

“要不要让她们为您歌舞助兴,陪您一同嬉戏?”

呃……

朱允熥斜睨了赵瑞一眼。

心里暗自腹诽,这厮简直禽兽不如。

我还年少,尚是稚童,你怎能用美**惑我呢?

一面思索,一面说道:“那就叫她们进来看看吧。”

赵瑞欣喜若狂,扯开嗓门高呼:“王爷有旨,都进来吧!”

一队身披华服的少女款款而来。

果然,一个个天生丽质,容貌出众。

朱允熥再次将目光投向赵瑞。

没想到吕氏安插的探子,竟有如此手段。

为了让自己堕落,不惜代价啊!

这批女子的质量,确实不错!

他有些好奇,便说道:“既然有歌舞助兴,又有**相伴,又怎能少了酒菜?”

“你即刻吩咐厨房准备几样佳肴,至于你说过的我幼时喜欢的玩意儿,也一同端上来,本王要和他们一起取乐。”

“遵命!”赵瑞更加欢喜。

很快,一堆木制器具就被送进来了。

其中许多做工非常精巧。

朱允熥拿起一件件仔细端详,不禁暗自赞叹。

难怪后来朱家出了个木匠皇帝。

看来朱家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木匠的基因。

这些木工技艺、设计,难道真是小孩子能做到的吗?

看着看着,朱允熥忽然灵光一闪。

对呀!

机械发明!

来到这个时代,满脑子都在琢磨如何辅政治国,却忽略了最要紧的机械创造。

工业发展才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啊!

即便大明受限于冶炼技术和其他自然条件,要迈进机械文明并非一日之功,他脑子里的知识也很有限。

但作为皇室子孙,稍微推一把并不难。

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推动,也可能带来巨大的技术突破。

朱允熥的思绪开始天马行空。

该发明什么呢?

蒸汽机?

不可能!

虽然大概知道蒸汽机的基本原理,但也仅限于此。

那些原理距离实际可用的蒸汽机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炼钢?

条件不足,无法实现!

水泥?

同样不行。

……

朱允熥在脑海中一件件翻找着物品。

想得越多反而越困惑。

前世的他虽然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大学教育。

但大多数知识都停留在概念层面,理论方面较多。

涉及具体制造的实在太少了。

如果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上网搜资料,工具应有尽有,随便动动手做一些小东西也不是难事。

只要有资金和时间,稍具动手能力的人都能制作各种玩意儿。

可在这里完全办不到。

就连玻璃是怎么做的,他也只知道主要由石英砂和碳酸钠炼制而成。

其他的技艺制作,不过是表面功夫,深层次的内容一概不知。毕竟,在前世,这些都是被归为“无意义”的知识。闲暇时分,偶尔会在网络上浏览一下,或是纪录片、短视频以及书籍中偶遇些许碎片信息,不成体系,难以深入探究,记忆也模糊不清。如今想要亲手实践,却完全无从下手。

朱允熥的目光从那些物品上扫过,直至落在书桌上摆放的文房四宝时,突然灵光一闪,计上心头。

---

御书房内,朱元璋依旧如往常般坐在案前处理奏章。这位皇帝极为勤勉,每天要阅读数十万字的奏报,并亲自撰写上万字的批示,堪称劳作不懈的典范。即便年岁渐长,身体状况远不及从前,只要病情不至于卧床不起,便会坚持工作。

“臣参见陛下!”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步入殿中,跪下行礼。

“免礼。”朱元璋头也不抬,继续批阅奏章。

蒋瓛静立原地未动,足足过了半刻钟。

待朱元璋批完几份奏折后,才停下笔,抬起头伸展了一下身子。

“近两日,炆儿与熥儿有何动静?”朱元璋语气平淡地问。

“献王殿下迁入献王府后,不少文官前往祝贺,其名单已记录于奏折之中。”蒋瓛呈上奏本,接着说道,“这些人所赠之礼并不丰厚,详情亦在其中。”

“献王接受了礼物,并予以回赠。此后,每日按时学习,清晨起身,深夜歇息,除研习诗书外别无他事。”

朱元璋接过奏折略览一番,满意地笑了。

“很好,很好。让他们搬离东宫独自居住,正是为了观察脱离监管后的表现。如今看来,允炆确实值得称赞,颇有先皇遗风,比秦王、晋王年轻时规矩多了。老大的在天之灵也能安心了!”

老朱内心欢喜,精神焕发。

他又问:“熥儿在哪?”

“吴王离开东宫后,不少勋贵子弟和将领前去祝贺,开国公为首……”

蒋瓛把常升召集众人去吴王府、送礼,以及与朱允熥交谈甚至挨板子的事情,一一详细述说。

“哈哈哈哈哈!”

老朱听完后,拍手大笑。

“这孩子做得真不错啊!”

“既教训了那个目空一切的常升,又让他心悦诚服,还保住了与炆儿的兄弟情义,太好了,太好了!”

“我总担忧自己去世后,子孙无法驾驭那些开国将领,现在看来,我可能是多虑了。”

说着说着,他眼中竟泛起了泪光。

自从朱标去世,老朱就在谋划如何铲除以蓝玉为首的功臣将领。

在此之前,他也处死了李善长、胡惟庸这些功臣。

但这不同。

一方面,这是君权与相权之争,他不能退让。

另一方面,朝廷官员将领大多来自淮西,他们结党营私,排挤他人,搞得朝廷乌烟瘴气。

作为皇帝,老朱必须改变这种局面。

实际上,老朱内心是个重情义的人,难以忘记曾经帮助过他的同乡。

他也不想默默无闻,想衣锦还乡,炫耀自己的成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