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32章 是忠是奸,自有天意知晓

王弼跪倒在地,郑重地叩了三个头,双手抱拳说道:“大将军,请多保重!”

“好了,别这样。”蓝玉毫不在意地说:“吴王殿下虽已将我拘捕,但尚未审问定罪。”

“是忠是奸,自有天意知晓。”

“大明律法严谨,陛下与吴王都会明察秋毫,不会错判无辜之人!”

“我蓝玉光明磊落,无惧他人毁谤。”

“你先回去吧,我没事,死不了!”

王弼深深看了他一眼,未作回应,再次拱手致礼,随后转身离开。

其余勋贵武将也相继散去。

角落里,朱高炽拉了拉朱高煦:“快走!”

朱高煦不满道:“他们还没动起手来,我们怎能就这样走了。”

“走吧!”朱高炽催促,“打不起来的,别看了。再不走,被吴王发现,可就麻烦了。”

刚才两人闹得太凶,此刻朱高炽已经感到不安。

然而朱高煦毫无畏惧,轻蔑地说:“怕什么?他是皇祖父的孙子,难道我们就不是吗?他又怎能奈何得了我们?”

“你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迟早会害了自己。”朱高炽无奈地摇头。

“他敢怎样?不过就是把我们关起来打一顿罢了,又有何妨?”

当时兄弟俩年纪尚小,关系十分亲密。

“你不跟我一起走,那我可先走了。”朱高炽又一次劝道,“留得生机,方能东山再起。况且,这幕戏才刚开始,后面还有更多值得一看的内容。”

朱高煦愣了一下,问道:“真的吗?但他们刚才并未交战,也没有血腥厮杀,实在令我失望。那么,之后还有什么戏码呢?”

朱高炽答道:“抓住蓝玉只是个开端。接下来,如何审理案件,以及对蓝玉的判决,这才是关键所在。”

“王弼那些勋贵武将,不过是暂且退去,并非真的放弃蓝玉不管。”

朱高煦眼睛一亮,击掌笑道:“这话说得通!我倒要看看接下来的好戏了!”

兄弟俩随即随同其他勋贵子弟一同离开,很快隐没在长街的尽头。

朱允熥深深凝视了他们一眼。

这两个顽劣小子,看来得找个时机好好管教一番了。

而且,他还能利用这两人,对朱棣施加压力。

朱棣既然敢于放他们出来,就得做好被反咬一口的心理准备。

他心中思虑间,脑中已然有了不少主意。

等到众人散尽,朱允熥唇角扬起一丝浅笑,看向从车顶下来准备迎接他的蓝玉,眼神里透着几分复杂。

事情能够这般迅速平息,全靠蓝玉的劝解。

在这关键时候,幸亏蓝玉作出了正确的决定。

朱允熥也感到一阵轻松。

今天这件事,最让他忐忑不安的就是蓝玉的态度。

对此,他并无十足的把握。

老朱是在考验他,而他同样也在考验蓝玉。

凉国公府毕竟不同于卜家。

王弼带领的那些勋贵武将也不是普通民众。

如果蓝玉执意反抗,他或许也只能狠下心来采取极端手段。

即便因此自损前程!

在金陵城里,身边又有这么多锦衣卫保护,他完全不必为自身的安危担忧。

王弼若真要率众围攻,那便是自寻死路。

好在结果皆大欢喜,一切并未发生,朱允熥终于放下心来。

随即吩咐蒋瓛:“我们也该动身了。”

蒋瓛低声问:“吴王殿下,这两人是要送回锦衣卫大牢,还是刑部呢?锦衣卫大牢荒废已久,若要拘押,恐怕得先派人准备一下。”

朱允熥愣了一下,忽然想起早在洪武二十年,也就是五年前,朱元璋就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有在押犯人都移交给刑部。

至于以往的审判权,则归于三法司。

简单来说,如今的锦衣卫虽然仍有抓捕犯人的权力,但抓到人后必须送到刑部处理。

之后的审讯与定罪,均由刑部、都察院以及大理寺等三法司负责。

锦衣卫只负责前期的抓捕工作,后续的审判则与己无关。

朱元璋在发现锦衣卫权力过盛并存在诸多隐患后,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明代时期,锦衣卫的权力与职责时常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洪武年间,更是经历了多次调整,其权力大小、人员规模均不稳定。

朱允熥略显忧虑,刑部、都察院以及大理寺皆被文官掌控,尽管这些官员不一定都是朱允炆的心腹,但目前看来,自己显然不受这些文官的青睐。若有机可乘,他们或许会千方百计地陷害自己。蓝玉交给他们处理,恐怕会有麻烦。

想到此处,朱允熥再次看向蓝玉与傅叶,说道:“今晚所为,是为了尽忠于皇祖父,暂且先将他们押至王府。”随后表示,次日早朝后再奏请朱元璋,再进行审问定罪。

------------

远方,方孝孺依旧关注着这里的动态。听到这段对话,他眼中顿时闪过一丝亮光,随即转身前往献王府。

夜色渐浓,原本热闹的街市很快归于平静。今日之事太过突然且意外,当朱允熥带着锦衣卫押解蓝玉和傅叶回到吴王府时,余波仍未平息。

献王府内,夜晚漆黑一片,朱允炆的书房中燃起了数十根蜡烛,照亮整个空间。方孝孺归来之际,黄子澄亦刚到达。

朱允炆急切地询问二人情况。方孝孺饮了一口茶,随后将自己在凉国公府外的经历详述一遍。最后愤慨地说:“可恶的蓝玉,我以为他一贯性格暴躁,从不容忍委屈,岂料关键时刻却胆怯懦弱,错失良机,真是可恨!”

黄子澄皱眉道:“奇怪,依我对蓝玉的认识,他绝非如此之人。”

朱允炆沉思片刻,猜测道:“难道他们事先已密谋妥当,今日之举不过是在演戏给我们看?”

方孝孺与黄子澄皆摇头否认。

方孝孺说道:“亲眼所见,今日情形危急,稍有差池,对他们而言便是无法扭转的局面。”

“若蓝玉与吴王早有预谋,演戏骗人,就不会出现王弼带领武将勋贵阻止之事。”

黄子澄点头称是:“确是如此,但此事着实古怪,蓝玉的反应超出我们意料。”

不久后,他舒展眉头笑道:“不过没关系。”

“吴王抓住蓝玉,引发如此**,差点与王弼为首的武将勋贵交恶,形成**。”

“虽然事件平息,朝廷仍需追究吴王责任。”

“我已联系御史和言官,还有几位给事中,只等明日早朝,便参他一本。”

“既参蓝玉之罪,也参吴王的胆大妄为。”

“双管齐下,定叫二人永无翻身之日。”

方孝孺抚须道:“黄兄计策极佳,蓝玉被抓只是开端,而非终结。”

“明日朝堂,全仰仗黄兄。”

“务必要一举击垮二人,扫清立献王为储君的阻碍。”

朱允炆听罢,心中兴奋不已,又问:“咱们之前的计划,是否可以一起使用?”

“莫急!”方孝孺摇头,“陛下向来偏袒至亲,即便犯下大错,也不易严惩。”

“咱们一次性使尽所有手段,陛下未必就会痛下**。”

“不如暂且留着,日复一日递上奏折,一封比一封更重,时间久了,陛下心中怒火越积越多。”

“对吴王的惩罚自然也越来越重,让他永远失去机会。”

朱允炆闻言,拜服道:“先生饱学圣贤之书,所提办法远胜他人,是我思虑不周。”

“没错,就按先生之法,必能让其自食恶果。”

朱允炆停顿片刻,又装作可怜兮兮地说:“只是这样一来,皇爷爷每日伤心难过,伤及身体,这是我不孝啊。”

方孝孺忙劝道:“献王仁孝,此时绝不能手软。”

“除掉了吴王,扫除了殿下继承皇位的阻碍,待殿下登基称帝、掌控江山、安定社稷、使万民安泰,令大明永世长存,这才是对陛下最大的忠孝。”

“若是只顾眼下不让陛下忧愁,却未能彻底清除吴王,使其有机可乘夺回江山,则是对不起陛下,对不起黎民,实为不孝。”

“若是把江山托付给他,殿下便是朱氏一族的罪人,也是天下百姓的罪人!”

朱允炆深感敬佩,说道:“先生教导甚是,学生铭记于心!”

黄子澄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明日的朝会上给蓝玉和吴王定罪,这件事我们必须仔细商议。”

朱允炆点头:“正是如此,我们切不可疏忽大意。那日朝会之上,他公然要求储位,觊觎江山,却还能平安无事地离开。”

“今日之事,是他主动挑起,必定早有准备。”

“我们万不可轻视。”

方孝孺笑道:“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今晚我们立刻把蓝玉劫走,连夜审问,先给他定罪,结成铁案,顺便牵连吴王。”

“就说吴王与蓝玉****,吴王因事情败露才去捉拿蓝玉。”

“只要蓝玉承认并指证,此案就毫无争议,无人能改。”

黄子澄惊愕地说:“可是蓝玉在吴王府中,有锦衣卫守护,我们怎么抢得过来呢?”

“难道方兄能说服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吗?”

方孝孺笑着摇头:“这当然不可能。”

“不过,几年前锦衣卫的审讯和关押权就被陛下收回了,你们难道忘了?”

“现在锦衣卫的牢房早已荒废,刑具也损坏多年未曾修复。”

“吴王已经把蓝玉还有那个傅叶都关在自己的府邸里了。”

“依我看,他们今晚可能会达成协议,甚至重新合作,也不是没有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