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二百六十八章 送军出征,一个都不能少

  

  “给我!”

  陈默伸手从通讯参谋手中接过命令电文,依旧是传真的方式。

  【滋京都军区63军军部命令,陆军士官学院所属立刻出动!于今晚22时前,抵达孝城高阳与东关交界。】

  目光扫过电文命令,陈默从口袋抽出钢笔,龙飞凤舞的签下大名,而后将文件递给通讯参谋。

  这种战备命令书,都要有专门的机要室存放。

  “全营集合!!”

  陈默转身大吼。

  哗啦啦。

  原本正在写遗书的战士统一起身,各班班长有次序的穿梭在队列中,将所有遗书收集,时间来不及了,只要署名就行,全部交给霍林山保留。

  面容紧张的全体官兵,按照各自班,排,连开始列队。

  刚才还晴朗的夜空,突然一阵淅淅沥沥的雨滴,开始降落。

  并且,越下越大。

  陈默抬头瞅了下半空,营防灯昏黄,他此时的内心并不平静。

  说实话,带队打仗他好歹以前听过不少演习复盘,多多少少算是有经验。

  可带队救援,陈默自己都没有经历过,幸好,全营都是老兵,各方面协调起来,会容易一些。

  “看来,电视剧里一碰到大事就下雨,也不是完全都是忽悠人啊。”

  陈默感受着越来越大的雨滴,落在身上,嘀他忍不住嘀咕了一声。

  “报数!”

  “一,二,三”

  “报告,装甲步兵连全员集合完毕!!”

  “报告,坦克连全员集合完毕!!”

  “报告,侦察连全员集合完毕!!”

  “报告,医疗分队集合完毕!!”

  “报告.”

  此起彼伏的声音炸响,两分钟后,程东快步跑向陈默汇报:“营长同志,全营集合完毕,应到617人,实到596人,参谋部留守,哨兵留守,请您指示!”

  “稍息!”

  “是!”

  程东转身下达稍息的口令,跑回队列。

  嘹亮的口令响彻夜空。

  陈默大步走到队列前方,接过王建勇递过来的扩音器,目光扫过人群:“立正!”

  “同志们,刚刚该说的要求,我已经讲过了。”

  “军区命令,我营具体任务,在高阳与东关交界的地方,与孝城高炮旅共同承担泄洪区下游群众安全撤离的工作。”

  “十几万群众,80公里的撤离,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群众撤到安全区,有没有信心?”

  “有!”

  全体官兵咆哮。

  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六个小时,别说十几万拖家带口的群众了。

  就是全营体能最牛的侦察连,轻装上阵,也基本不可能在那种地形中,长途跋涉80公里。

  哪怕只是拉练,不受灾,6小时80公里都是难上加难,他们只希望,撤离的地区受灾范围可以小一些,再小一些。

  能让救援车辆进去,那就一切都好说。

  “好!”

  陈默高声道:“下面整理着装,准备出发!”

  “王艳军!”

  “到!”

  “你带着侦察一排,还有后勤连的人,临时组成后勤,随时接替各连救援,满学习和梁红杰协助你,这次任务,由你担任队长。”

  “是!”

  王艳军本就是陈默想好的工兵连连长人选,他是提干的老排长,执行救援任务或者后勤工作,都比梁红杰以及满学习有经验。

  救援工作不能耽搁,临时授命也没什么不妥。

  一切安排完毕。

  队列中,所有人员重新检查自己的装备,单兵干粮,手电筒,救生衣,雨衣。

  一分钟后。

  队伍恢复平静。

  陈默深呼一口气:“同志们,杀!”

  “杀!”

  全体官兵还以山崩地裂般的回应。

  这是出征的号角,也彰显了全营的强烈意志。

  “蹬车!”命令下达。

  顷刻间,所有带队干部带队跑向142运输车。

  救援工作跟作战和演习不同,这种救灾只有运输车可以用,还最好挑选带着棚子的那种。

  像坦克,装甲车在这时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们不像某些国家,还需要带枪维持秩序。

  也幸好,示范营并不穷,封存的装备库都舍得给他们用,学院又背靠作训部这种正师级单位。

  全营拥有的142运输车,都不用挤,数百人就能轻轻松松坐下。

  一辆辆运输车出动,连带着拉载工程车辆的斯太尔平板挂车大灯打开,钢铁洪流按照机动方案向营区外驶出。

  打头的车是陈默乘坐的东风越野,作为全营机动前进的指挥部,负责判断观察。

  教导员方培军在车队后方,中间则是由程东,以及侦察连连长侯占业负责。

  原本参谋部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官,根据机动方案,整个参谋部包括程东是需要留守。

  但以老程的性格。

  旁人可以挑选简单的任务,他不行,程东将侦察连指导员霍林山摁到参谋部留守,坐镇大后方随时协调需求。

  他自己跟着大队伍出发。

  “注意路况,这雨是越下越大了,应该是从高阳地区飘过来的雨。”

  陈默坐在车辆后排,关注路况的同时,也在不停的提醒王建勇。

  冒着大雨,还是黑夜机动几百公里去受灾区救援,风险非常高。

  索性。

  全营军官特别多,兵还都是老兵,优势方面比军官都要高,这就是他们示范营最大的底气了。

  轰隆隆的雨夜。

  天空阴沉的令人窒息,晋阳太山山脚下,一排排望不到边的车队出动。

  提前知道可能要救援。

  陈默后方的运输车车身,早就竖起了“京都军区抗险救灾部队”的旗帜,车厢板两侧,也挂满了类似“军民鱼水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多难兴邦,奋然前行”的横幅。

  这些东西,很多单位都会提前储备。

  毕竟大部队若是白天出动,为了不引起民众恐慌,横幅是最好的诠释。

  京昆高速和青银高速部分路段,这时候都没有建成,从晋阳出发去受灾区,大部分只能走省道。

  一路上。

  路过的私家车纷纷避让,主动的停在道路两旁,为军车让路,从高空俯瞰,犹如一条长龙,震撼的甩尾。

  秩序!默契!无言!

  受灾新闻已经不是秘密,通过广播电台,很多人都知道泄洪区撤离的事情。

  十几万民众的撤离,是为了保护城市,保护很多的地区。

  部分车主沉默。

  他们想起了去年,九八年的灾难,曾牺牲了很多士兵,也有很多无辜的百姓。

  滴滴滴!

  路边一辆私家车鸣笛致敬,车主落下车窗,对着车队敬礼。

  看那敬礼的姿势,应该是一名退伍老兵。

  鸣笛声仿佛被感染,短短时间,连成一片喧嚣。

  一辆又一辆车主打开车窗,下车,不顾雨水淋身,敬着不标准的军礼。

  “加油啊!解放军同志!!”

  “你们一定要安全回来,活着回来!!”

  “请答应我,保护好自己。”

  “解放军同志们,给灾区代好,我们会在外围接应,全国人民都站在他们身后,我们不会倒下。”

  雨水混和着许许多多的声音,挤进车厢内,很多战士伸着脑袋望向外面,身体被打湿,却无任何寒意。

  因热血在此刻沸腾。

  野战突击。

  士兵出击。

  道路两旁,无数的车灯打开双闪,打开强光,大开璀璨之光,照亮野战部队前行。

  为我善战之军。

  为我受灾之民。

  为那冰冷损失数字的背后,那名小女孩妈妈的绝望,开辟最宽敞的救援通道。

  一辆黑色的桑塔纳停在路边,车主是一名年轻的小伙子,在1999年能开这车,家境绝对不差。

  小伙子从后备箱拿出几条未拆封的香烟,瞅准其中一辆运输车,用力的丢向车厢。

  副驾驶坐的应该是小伙子的对象,看到烟被丢进去,她自己也拿起几瓶酒水往车上丢。

  吓的小伙子脸色都白了,急忙伸手拦住:“你傻啊,不是不能喝酒,这酒瓶子这么重,砸到人怎么办?”

  另一辆小车上。

  一名父亲怀中抱着小男孩,坐在后座,小男孩好奇的看着外面的车队。

  “爸爸,军人叔叔这是要干什么啊?”

  父亲笑着揉了揉儿子的脑袋,耐心道:“他们是要去救灾啊。”

  “什么是救灾?”

  “救灾.”中年父亲抬头想了想:“救灾就是跟你一样大的小朋友家没有了,需要军人叔叔帮忙,还有一部分小朋友生命受到威胁,需要军人叔叔去保护。”

  “这样啊。”小男孩目光闪烁着,执着又有些担忧害怕的神色。

  家怎么会没呢?

  如果没有了家,爸爸妈妈呢?还有新衣服吗?还会有玩具吗?

  “爸爸。”

  小男孩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

  中年父亲听出了儿子害怕,他也有些后悔,不该说这些话,因为孩子还小。

  但很快,他惊讶了。

  因为怀里抱着的儿子,语气很坚定的说道:“爸爸,我们也去救灾好吗?”

  “我也可以保护别的小朋友。”

  男人沉默几秒,语重心长道:“孩子,我们去不了,因为军人叔叔为了保护我们,很多地方已经被围了,军人叔叔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你要想去,必须等长大了才行。”

  “那我也要成为军人吗?”

  “是的。”

  “那好,等我长大,我也要变成一名军人,一名勇敢的军人。”

  “好!”

  类似的场景,不断的救援的半路上上演。

  陈默一直都在对着地方车辆举手回礼,国家士气是无形的。

  只有在关键的时候才会显现。

  至于平时,那一小部分杂音就是个屁,说自己国家这不行那不行的,恨不得换身皮,换个颜色。

  发展必然会有阵痛。

  众志成城的伟大,不是那些人能够真正了解。

  大概又过去二十分钟。

  交通部门的人员出现,嘟嘟嘟,车顶警报器闪烁红光,开始替示范营的车队开路。

  有地方部门协助,前进速度快了不少。

  距离灾区越近,消息也就越多。

  通讯车载电台内,陈默安排人接入指挥频道,灾情实时信息,地区协防,现场对接,大量电报犹如雪花一般飞来,通过终端,转到全营几名主要干部的手中。

  目前。

  撤离人员进度缓慢,余震是没了,可暴雨却越来越大,预计的泄洪时间甚至会提前。

  原本救援压力就挺大,这下更是压力骤增。

  陈默半个身子靠着车门,目露担忧,有交通部门的人领路,他已经下令让全营的战士在车厢内休息。

  保存体力。

  因为这很可能是泄洪前,甚至是泄洪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后的休息机会了。

  一旦队伍进入灾区,那就跟进入战场没有任何区别,连续作战也没办法避免。

  越是前进,暴雨越是厉害。

  巨大的水汽,让车厢内部都泛起一股强烈的潮湿,这个年代的车辆,密封性没那么好。

  陈默乘坐的小车还好。

  运输车顶端的帆布棚都被渗透,随便伸手一摸,就能抹下二两水。

  灾难,可不会给士兵喘息的机会啊。

  士官学院距离上级要求的地方实际只有一百多公里,可由于天气太过恶劣,等护送的交通人员离开后。

  全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人生地不熟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沿途支援的很多单位都被临时抽调,过去加固大堤。

  问题是,加固大堤并非简单的码沙袋,同时还需要打木桩或者钢筋桩,根据情况,需要几米到十几米一根不等,串联结成网,将沙袋固定起来。

  只有这样,大堤才能牢固。

  否则,只是简单的码沙袋,就会如同无根浮萍,一旦碰到那种每秒上万立方米的洪流,顷刻间就能被冲垮。

  届时,可就真的是堤毁人亡了。

  示范营刚刚抵达受灾区边缘,还没等组织救援,就接到通知,附近所有抵达救援的车辆,都要统一调拨给188师,用来运输材料。

  前方的路,只能凭借双腿带着工具趟过去。

  尽可能延迟泄洪时间,为撤离做好充足准备。

  等他们来到188师后勤接收车辆的地区时,一名中校身上批着雨衣,正在焦急的张望,看样子,对方早就等待多时了。

  陈默他们所在的地方,处于高阳下辖一个小镇的边缘,这里距离大堤有二十多公里。

  镇上的居民已经全部转移。

  同时,该镇被临时当做高阳大堤联合指挥部物资储存处。

  镇子里面,柴油发电机轰隆隆作响,防水灯泡被雨点打的乱晃,数台装载机同时工作。

  调度人员指挥着机械,将堆积成山的各种前线抗洪所需物料全部装车。

  瞧见又有一队新的车队过来。

  中校急忙打开手中的手电筒,晃动着打停车的信号。

  陈默披上雨衣从车上下来,中校快步上前,双眼通红的打量一眼面前的少校。

  军改前,军衔有些混乱,少校和中校有些时候不见得就一定是前者的级别低,低衔高配并不罕见。

  188师的后勤中校看陈默年龄小,却带这么多人过来,神情先是一怔,率先立正敬礼道:“你好同志,我是188师临时调度组的组长李洪波。”

  “你好,我是京都示范营营长陈默。”陈默回礼。

  “李组长,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救援地的混乱,完全超出了陈默的想象,一路上救援的部队,不断被更改路线,更改任务。

  陈默必须搞清楚,眼前的状况。

  “情况是这样。”李洪波也被陈默那句“京都示范营营长”的名头给唬住,这可是之前打败过188师三分之一主力的单位啊。

  “我们前方一公里,暴雨加上地震引起泥石流,冲垮了路面,我们团工兵正在组织抢修,预计需要两个小时完成抢修。”

  “所有征调的车辆,要在抢修完成后,第一时间将材料运到大坝。”

  “所以,您的示范营,只能跑步去救援了。”

  “明白了。”陈默点点头。

  本来应该两个小时不间断的运输物资上大坝加固,如今路面被毁,就必须争分夺秒,安排更多的车辆待命,否则时间上来不及了。

  “还有,陈营长,你们的人也得给我们留下一些,加固工作不能停,部分材料需要人力送上去。”

  李洪波再次开口。

  若搁平时,陈默那是一点亏都不可能吃,更别说给人给车了。

  但现在,没什么可说的。

  “老方!”

  “来了。”

  教导员方培军从后方的车队中脱离,快步过来。

  “老方,商量一下。”陈默抬手抹了下脸上的雨水:“大堤需要加固,我们的车还有人都要留下一部分。”

  “这样,你带着坦克连还有后勤,工兵连的人,留在这里协助,其他人交给我去组织救援。”

  “我去救援,你留下。”

  方培军跨前一步,言辞间毫不退让,性格随和的他,难得跟陈默起了争执。

  原因很简单,加固大堤,虽危险,但只是延迟泄洪,一旦扛不住肯定还是泄洪。

  但在泄洪区救援的人就不一定了,危险系数更高。

  “别扯淡了,抗险救灾就是打仗,一切安排我说了算。”

  陈默摆了摆手,随后看向王建勇:“你去通知,让梁红杰,秦小军,满学习,王艳军做好准备,服从教导员和调度组的安排。”

  “老方,示范营267名战士我交给你了,一定给我安全的带回来,一个也不能少。”

  陈默说完,对着李洪波点点头。

  转身朝着泄洪区走,他要带人去追上撤离的群众,协助更多的人撤出去。

  “秀才!”

  方培军咬了咬牙,他来示范营时间短,从来都是叫陈营,没有叫过这个外号。

  可现在,他喊了。

  看着陈默继续离开的身影,老方双眼通红,大声道:“秀才,示范营329人交给你了,包括你自己,无论如何,给老子把人都带回来,一个也不能少!!”

  “知道了。”

  陈默头也不回的回应着。

  两位主管商量好。

  全营的人开始分成两波,一波留下,一波在干部的组织下,跟着陈默一起,沿着泄洪区出发。

  他们这个地方,距离大部队不算远,毕竟,这里距离大坝已经有二十公里,民众撤离的早,基本脱离中心区域。

  可一旦泄洪,依旧危险。

  小镇上矿泉水堆积了成千上万件,还有不少的面包,陈默路过时也没客气,撕开就往自己背包里面装。

  “除了留下的同志,其他干部,组织人员尽快补充,能吃多少吃多少,能喝多少喝多少。”

  “尽量往身上带,吃饱喝足,做好十公里越野的准备。”

  “所有人,把水壶都装满水,尽可能多带,给老乡带上一些。”

  “等下出发,所有干部去医疗分队那领取葡萄糖,一人两瓶,喝了再走,剩下的放车上留下。”

  “要求,所有人员做好负重规划,全体出动,不能拉下一人。”

  陈默自己也没经验,但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必须表现的胸有成竹。

  有了营长的命令。

  侦察,装步,医疗所有人跑到物资堆开始装物资,很多人心里清楚,这些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给需要救援的民众吃。

  哪怕他们这点人带的东西远远不够,可有一点算一点吧。

  别看此刻暴雨依旧,但雨水特别脏,根本不能当做能源补充。

  九十年代末,已经很少听到“酸雨”这个概念了。

  但换到十几年前,用环境换发展,酸雨,沙尘暴那些都是常态。

  很快。

  领取完物资的战士集合,所有人都拼命的往嘴里塞面包,塞矿泉水。

  都是老兵,哪怕营长不要求,他们也清楚,救援,首先需要的是体力。

  吃饱喝足,每人再领两瓶葡萄糖灌下去。

  这个习惯,还是当初训练蓝军营时遗留下来的,当时训练任务太紧,训练量太大,全营开启氪糖补充体力,效果还挺好。

  “听口令!”

  “各班正副班长前一个,后一个,看好战士,把手电都打开,对讲机打开,不用省电池,务必保证安全。”

  “全营,跑步前进。”

  程东手中拿着电喇叭在队伍中狂吼,他是肯定要跟着秀才的。

  自己带的兵,无论当多大的官,必须自己护着。

  “王建勇,你个狗日的,还在吃呢?跟着秀才走前面,要是磕着碰着,老子把你蛋拧下来。”

  “操!”

  老王嘴里正啃着面包呢,听到声音,只觉得裤裆一凉,撒腿就跑。

  当然,这只是一下小插曲。

  随着一个个干部配合,示范营很快变成纯步兵营,数百人开始前进。

  “装步的人跟上。”

  “看看侦察的人跑多快,你丫的腿瘸了?快点!”

  “后面的跟上。”

  黑压压的人群冒着大雨,背负物资,身上像是挂手榴弹一样的挂满了矿泉水,扛着铁锹等工具,跑步冲向群众撤离的方向。

  啪啪!

  救援心是好的,可路况太差了。

  一开始就有人摔倒在烂泥中,身上物资被摔散,身旁的老兵随手将人拉起,捡起物资挂自己身上,重新背着向前。

  连长,排长,以及医疗队的女兵,战斗班的班长,不断在各自负责区域内穿梭,鼓励,打气,观察士兵状态。

  一旦发现谁状态不对,就会立刻调整配重。

  “跑起来!全部跑起来,我们快一秒,高阳的人民就能早一秒看到希望。”

  “再快一点,哪怕你们什么都不做,只要出现在现场,就是对民众最大的底气。”

  “同志们,高阳泄洪区人民的希望,就在我们身上,拿出敢打敢死敢拼的精神来,冲!”

  陈默带着队,时不时的喊几句口号。

  进行高强度的急行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